吴石1950年死在刑场,可陈诚从此沉默,2000年一封密信才揭开真相
提起1950年台湾“密使一号”案,人人都骂蔡孝乾叛变,惋惜吴石牺牲,却少有人问:当时能跟蒋介石说上话的陈诚,为啥自吴石死后就绝口不提这个人?直到2000年后,台湾“国史馆”解密了一批档案,一封藏了五十年的密信露出来,才让人知道他心里装着多少没说出口的痛。
提起1950年台湾“密使一号”案,人人都骂蔡孝乾叛变,惋惜吴石牺牲,却少有人问:当时能跟蒋介石说上话的陈诚,为啥自吴石死后就绝口不提这个人?直到2000年后,台湾“国史馆”解密了一批档案,一封藏了五十年的密信露出来,才让人知道他心里装着多少没说出口的痛。
1987年初冬,台北敦化南路的一家小咖啡馆里,黄慧南与老友陈履安碰面。两人本想随意寒暄,没料到一句似是无心的回忆把时间推回了四十年前的淮海战场。陈履安放下杯子,语气压得很低:“其实,你父亲那辆坦克的问题,胡琏早就心里有数。”一句话,让这个尘封多年的谜团浮出水面
陈诚遗言里的66个字,为什么让整个国民党都躁动起来?他临终时,蒋介石看了那短短的话,眉头一皱,叹气转身,又不能不答应——到底是政坛多年的老搭档,到了离别关口,人情账和旧恩怨全都难得说清。这一切,该怎么说起呢?
1965年年初,台北的天总是灰沉,细细的雨水敲打着日月潭的栏杆——陈诚的生命快到了头。屋子里极安静,只有药液滴答落进点滴瓶的声音。有些事就是这样,没人能预料,陈诚本想到老死疆场,没成想竟会栽在医院的病榻上?谭祥蹑手蹑脚地守在一旁,空荡的屋子连呼吸都怕惊扰。外人
1965年的冬天,台北一间病房里静得和外头的风雨无关,也许连风吹树梢的声音都没有谁在意。一个将死的人盯着天花板发呆,呼吸有一搭没一搭,但思路却一点没乱。陈履安守在床畔,小心翼翼地揣摩父亲的神情,这时陈诚突然慢慢转头:“我突然想起一件事!”说得急,却又力气不足,